熱線電話
18832923000
中藥材種出“扶貧良藥”——記寧晉縣康都銀杏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孟波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 趙金火 通訊員 趙志廣 溫路)“有一種堅持叫不忘初心,有一種奮斗叫砥礪前行!”這句話用來形容寧晉縣康都銀杏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孟波再合適不過了。王孟波,寧晉縣紀昌莊鄉講理村人,寧晉縣康都銀杏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2019年還當選為該村黨總支書記。16歲開始,他就在建筑領域打拼,風風雨雨30余載。從白手起家,到后來擁有自己的建筑公司,生意越做越大,逐漸成為當地建筑行業的領頭人。但多年來,他心中一直有種難以放下的情懷,那就是如何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他常說:“我是農民的兒子,這片土地就是我的根,也是我多年奮斗的初心。”
堅守初心,無所畏懼
“自己富了,如何帶領鄉親們致富?”這成了王孟波心中的“執念”。講理村和周邊幾個村都是典型的農業村,他結合實際,經過仔細斟酌和科學研判,決定通過發展銀杏種植業來帶領群眾們發家致富。最開始決定種銀杏樹的時候,村里的人們都很不看好,因為銀杏種植成本高、成活率低、經濟效益還是個未知數;同時,他也遭到了家人們的一致反對,說他放著安逸的好日子不過,非得瞎折騰,冒那個險。
但是決心已定,他一定要帶領鄉親們致富。2014年秋,王孟波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行程2萬多公里,參觀考察了全國20多個銀杏種植基地,了解銀杏種植技術、加工程序和整個產業市場狀況。考察回來后,他用每畝地1000元的租金,優先流轉了全鄉貧困戶的土地200余畝,加上其它成方連片的土地,一共流轉了土地1500畝。他決定第二年開春,付諸實施帶領群眾致富的“綠葉黃金夢”。
鋒從磨礪,香自苦寒
2015年春,種植計劃實施后,由于聘請的技術人員專業性不高,技術指導不到位,種植的1000多畝銀杏樹成活率不足3成。后來請教專家才知道,買的樹苗質量也有問題。王孟波種植投入的各種費用,再加上每畝地1000元的土地流轉資金,一下子虧了近500萬元,創業遇見了寒流。眼看著辛苦掙來的錢全部打了水漂,王孟波的妻子和他大吵了一架,家人都開始苦口婆心地勸他,“回頭還是搞建筑吧,不要再冒這個風險了!”巨大的落差也使他的內心有所松動,一連幾個日夜,他都寢食難安。但心中那個帶領群眾致富的執著信念,始終沒有泯滅。因為他堅信,事業的成功來自于堅持,種植銀杏致富這條路子是對的,就應該堅持走下去。
2015年夏天,不顧天氣炎熱,王孟波重整旗鼓,準備開始二次創業。他自己駕車跑了近萬公里,去山東、江蘇等地考察學習。后來又想方設法聯系上河北農大林學院、南京林學院等專業院校,向專家教授學習選苗、育苗知識,并請他們來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經過二次學習,王孟波的信心更足了,帶領群眾致富的信念更堅定了。
可是,有了知識、技術,卻缺乏啟動資金。僅買樹苗一項,就需要資金200多萬。王孟波借遍了親戚朋友,好不容易籌措了80萬元,可還相差甚遠。最后,他以自己的固定資產作抵押,從銀行貸款150萬元,總算是湊夠了二次創業的資金。
2015年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了銀杏種植中,從平整土地到植樹育苗,連續20多天吃住在了基地。徹底從一個西裝革履、皮膚白皙的建筑行業董事長,變成了一個兩褲腿泥巴、皮膚黝黑的田間地頭“老農民”。為了種好樹,他和貧困戶一起,共同戰斗在種植第一線,手上的皮磨破了一層又一層,形成了滿手的老繭;由于走路太多,到最后,連腳都磨出了血泡。妻子和孩子心疼他,讓他不要這么拼,他卻說:“為了實現帶領群眾致富的夢想,我只有這一拼了。”貧困戶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的送來熱水,有的送來熱飯……十幾個貧困戶一起和他吃住在田間地頭。
功夫不負有心人,樹苗種活了。但他卻積勞成疾,住進了醫院。真心換來真情,實干贏得信任,住院期間,許多老百姓自發前去探望他,可他還一直掛念著地里的銀杏樹,不停地向人們詢問樹苗的生長情況。住了7天院,出院當天掛完點滴后,他沒進家門,直接來到種植基地,看著滿地銀杏樹綠綠的新葉,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卻滿含淚水……
王孟波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換來了康都銀杏種植基地田野中春天的綠意盎然,秋天的黃金片片,托起了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新希望。
帶頭致富,共奔小康
“一人事業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大家成功才是成功;一人富裕不是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王孟波是這樣說的,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到2019年,康都銀杏種植有限公司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的發展道路,銀杏種植面積從最初的1000余畝,發展到1萬余畝。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社會效益日漸突出。
公司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用實際行動開展產業扶貧活動,公司與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采用項目幫扶、就業增收、土地入股等多種舉措,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2019年12月公司被認定為“河北省扶貧龍頭企業”。
在耀眼的榮譽面前,王孟波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一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題。公司從2016年起開始實施產業扶貧項目,覆蓋周圍4個鄉鎮440戶貧困戶841人穩定增收,累計發放扶貧資金129余萬元;同時,公司將收益的部分資金撥付到縣防返貧基金賬戶,用于全縣的防止脫貧戶返貧工作。公司設立了企業“扶貧崗”,適合入園打工的貧困戶優先聘用,目前有19戶貧困戶勞動力在公司常年務工。為了扶持貧困戶增收,21戶貧困戶將土地入股流轉給公司,年底按時分紅,使貧困戶減勞不減收。
砥礪前行,碩果累累
為了加強基地建設,提高科技含量,公司以河北農大林學院和河北林業研究院為技術依托,和兩所院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河北林科院和南京林學院聯合在園區的研究課題“銀杏葉用林高效培育技術集成與示范”、“銀杏高效栽培與全質化利用示范研究”也被列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康都銀杏種植基地目前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銀杏采葉基地,2019年被認定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2020年疫情期間,公司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組織19名貧困群眾做好復工復產,經過20多天熱火朝天的不停工作,收獲完了1千畝黃芩;隨后,種植銀杏500畝、新種植黃芩400畝,確保了復工復產和扶貧攻堅工作的雙勝利。王孟波為了支援一線疫情防控工作,對提取的黃芩提取物堅持不漲價。1-3月份公司銷售黃芩提取物1.8萬公斤,有力支援了疫情藥劑企業的生產,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貢獻。
談到企業發展愿景,王孟波說道:“要將康都銀杏集中采葉園逐步打造成全國最大的銀杏采葉基地,為百姓鋪就一條脫貧致富的‘黃金大道’。”說到這句話的時候,他表情堅毅,信心滿滿。創業路上,他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帶領著一方群眾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披荊斬棘、苦干實干,種出了萬畝脫貧致富的良藥,帶領著800多名貧困群眾擺脫貧困,走上了幸福小康路。
本司將致力于不斷的改進產品生產工藝和品質,并且不斷的發展新的產品去保持市場的競爭能力。正朝著現代企業的方向與時間一同前進。以“真誠、務實、優質、高效”為企業宗旨,竭誠為各界人士服務。